English

英王室的珍宝

1999-02-04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有史以来最珍贵的宝石是3106克拉的卡利南钻石,它一度被打成包裹从约翰内斯堡完好无损地邮寄到伦敦;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有一个纯金盐瓶,高18英寸,重14磅,人称“国家盐瓶”;威廉四世国王1830年加冕时未能尽兴。这位喜爱奢华的君主坚持要求把他的所有钻石、红宝石、珍珠和蓝宝石都镶嵌到王冠上。结果王冠太沉,国王的脖子一阵剧痛,牙齿生疼,不得不中断加冕典礼,拔掉一颗臼齿。

这些珍宝趣闻和其它成百上千有关天然镀金和人类罪恶的传说,都出乎意料地载入一本新书:英国王室御宝《官方目录》。

15年前,一些会计师和宝石学家决定对温莎王室的大量收藏品进行编目分类。当时人们以为,他们的主要工作成果基本上将是一张表格,列举出王室拥有的22599件宝石和宝器的下落和状况。但实际上,该目录收集了有关王权和财富的逸闻趣事,成为一部对人类癖好的描述不亚于对珠宝钻石的记载。

英国御宝的历史可追溯到约1000年前,几百年间经历了无数次风云变幻。国王及其亲属为了发动战争、重建毁于大火的王宫和举办王室婚礼,不得不卖掉了许多珍宝。在中世纪,国王通常在作战时带上御宝,部分原因或是他们不信任留在宫中的皇亲国戚,或是他们有时不得不把王冠上的璀璨珠宝一件一件抵押出去,以便供养血战沙场的士兵。

王室成员更增添了目录编纂工作的艰难,因为他们都根深蒂固地习惯于把珠宝换来换去。本以为镶嵌在爱德华国王十一世入棺时所戴戒指上的一枚蓝宝石,如今却闪耀在“帝国王冠”上,也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1998年11月在议会开幕式上佩戴的王冠。这顶王冠上还镶有两串珍珠,据报道,那正是苏格兰女王玛丽1587年被斩首时戴的项链。

19世纪的君主维多利亚女王尤其热衷于收藏,从帝国各地搜罗来的奇珍异宝令她陶醉不已。她的珍品中包括一枚拇指大小的印度钻石,名叫“科伊诺尔”,意思是“光明之山”。正是这枚宝石激发了威尔基·科林斯的灵感,写出《月亮宝石》这部经典作品。

“科伊诺尔”重186克拉,而美国最著名的钻石、史密森氏学会的“希望之钻”仅45.5克拉。如今,伊丽莎白女王98岁高龄的母亲(王太后)的王冠上镶有2800枚钻石,“科伊诺尔”便是其中之一。

然而,在有史以来最大的卡利南钻石面前,“光明之山”也相形见绌。这枚钻石是1905年在比勒陀利亚发现的,新开通的跨大西洋电缆将它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。由于南非当时也是英国的殖民地,大家一致认为应把它运往伦敦,献给爱德华七世国王。这件举世无双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宝大盗想入非非,有关人员花了几个月时间考虑如何保障运输安全。最后,伦敦警察厅决定,最佳原则是“越简单越好”。大如茄子的钻石被装进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包裹邮寄出去,一个月后出现在白金汉宫的皇家邮袋里。卡利南钻石最终被切割成一套大宝石,人称“非洲之星”。如今,鸡蛋大小、530.2克拉的“非洲之星一号”镶嵌在皇家节杖上,珠光宝气的节杖是每位英国新君主在加冕典礼上都要携带的物品。317.4克拉的“非洲之星二号”装点在“帝国王冠”上,不过王室成员有时把它用作胸针。

尽管统计和编纂了许多年,国家审计者们却一直未能解决人们对御用珍宝最关心的问题。参加编写目录的历史学家伯里女士说:“人人都想知道这些珠宝值多少钱。我们只有一个答复,而它满足不了好奇心。我们只是说,这批收藏品是‘无价之宝’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